各学院: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今年暑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固化成果,发掘亮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建设,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总结评选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组织、优秀个人(含优秀指导教师)评选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1.评选标准:团队需配置合理,责任分工明确,注重团队合作,有凝聚力;社会实践方案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可推广性和创新性;调研课题具有现实意义,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加大新闻宣传报道力度,受到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和关注,注重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特别是在团中央“创青春”官方微信平台、“安徽学联”官方微信平台,展示宣传情况良好;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典型的人物、事件。
2.评选形式:5分钟现场答辩汇报(暂定9月6日下午14:30图书馆报告厅)。
3.推荐要求:各学院团委广泛收集本学院“三下乡”团队社会实践情况,参照评比条件,在本学院内进行初评并向校团委择优推荐优秀团队。
4.提交材料:
(1)《“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申报表》(见附件1)、《“三下乡”优秀团队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
(2)团队典型个案材料。包括典型的人物、事件、过程以及经验总结。
(3)活动视频、精品图片电子版。其中视频要求:画质清晰,构图合理,主题明确。视频时长小于8分钟。视频格式为.mp4或.mov。图片要求:数量:3-5张/队;格式:jpg;大小:1024*768;主题鲜明,反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精神风貌,并以重命名文件的形式分别做简短的文字说明。
(4)省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情况,提供文字介绍及截图证明。
(5)其他支撑材料。
(二)“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
1.评选标准:结合“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活动主题,围绕学习二十大、“四史”学习、国情观察、 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大学生社会化技能提升、粮食节约等主题,以扶老、助孤、恤病、助残、防汛抗旱、救灾、助医、助学、法治宣传等为工作重点,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主线,围绕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系列问题,深入乡村、街道开展调研、服务。调研报告要结构合理,过程清楚,层次清晰;调查方法正确,数据丰富可靠,分析方法正确;结论精练明确,专业性强,有现实意义;报告语句通顺,逻辑性强;报告参考文献准确、全面,调研课题建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能够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调研报告要实事求是,请自行进行知网或维普查重(查重率≤30%),如出现内容不实或抄袭等情况将取消评选资格,并对作者和所在学院进行通报批评。
2.评选形式:组织相关领域、学科专家评委进行集中评审。
3.推荐要求:请各学院团委高度重视,择优推报。推荐数量原则上不少于2篇,不超过5篇。
4.提交材料:
(1)《“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申报表》(见附件3)、《“三下乡”优秀调研报告推荐汇总表》(见附件4)。
(2)调研报告、知网或维普查重报告。
(3)其他支撑材料。
(三)“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
1.评选标准:活动参加人数、覆盖面、队伍数量;学院党政支持、经费投入情况;新建社会实践基地、形成长效机制情况;国家级、省级重点团队开展情况;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报道、学院团委微博、微信和各团队微博、微信宣传运用情况;活动的创新性、活动成果等;“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实践团队”评选情况将作为学院参评“优秀组织奖”的重要依据。
2.评审形式:根据提交的申报材料及“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实践团队”评选情况综合评定。
3.提交材料:
(1)《“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申报表》(见附件5)。
(2)其他支撑材料。
(四)“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含优秀指导教师)
1.评选标准:负责活动组织工作的指导教师、学生团干部、普通学生均可申报。活动组织者或指导者要求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积极负责,活动安排周密,实践成效显著。活动参加者要求全程参加实践活动,实践目的明确,工作积极主动,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在活动中有较大收获和贡献。
2.推荐要求:各学院对照评选标准,从获得校级优秀实践团队的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中各推荐1人。
3.提交材料:
(1)《“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申报表》(见附件6)、《“三下乡”优秀个人奖推荐汇总表》(见附件7)。
(2)团队典型个案材料。包括典型的人物、事件、过程以及经验总结。
(3)精品图片电子版。数量:3-5张;格式:jpg;大小:1024*768;图片要求:主题鲜明,反映教师或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精神风貌,并以重命名文件的形式分别做简短的文字说明。
(4)其他支撑材料。
二、材料报送相关要求
(一)工作要求:评选设皖西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实践个人(含优秀指导教师)等4个奖项。各学院要将总结评优作为提升实践育人成效的平台、检验工作成果的契机、推动工作发展的抓手,参照评选条件,在学院初评基础上择优推荐。学校团委根据校级评选结果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及国家级的评选活动。
(二)报送要求:申报材料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纸质版材料请按照申报类别分类,汇总表加盖公章;电子版(WORD版)请打包并以“学院名称+暑期社会实践评选”为文件名和邮件标题,于9月3日下午17:00之前统一报送至校团委文化与素质拓展部(逸夫楼四楼东侧),电子版发送至44496245@qq.com,联系人:柏洁,联系电话:3307593。请在规定时间送报,逾期视为放弃参评资格。
三、注意事项
(一)所有材料需由各学院统一上交,凡以个人名义上交的实践材料,团委不予受理。
(二)上交材料不及时或缺少相关材料将导致无法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选工作,请各分团委务必注意。
共青团皖西学院委员会
2023年8月31日